首页
首页 > 新闻 > 详情

每日动态!“卖房卖车和游客干到底”!导游乱象频发,怎么治?

2023-04-03 09:29:19来源:凤凰网

又一则导游游客冲突事件上了热搜。


【资料图】

3月29日,网传一名导游被曝在大巴车上威胁游客:“举报者的信息已经发给我,你单独找我说清楚,大不了导游不干了,卖车卖房卖土地,我都要和你干到底。”

视频中,导游全程情绪激动,表示当天有游客不骑马、不交钱。事发地云南省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很快通报回复:网民反映的问题属实,已责令涉事旅行社及导游停止接待旅游团队,并接受调查。对违法违规问题,将依法严肃处理。

而就在不久前的3月17日,一海南三亚导游怒斥游客的视频热度未退:我没有跟你说话,我跟其他客人说话,你可以不听,可以下车。我白白伺候你们几天,我无所谓,但是师傅不能,现在我就要帮师傅买特产,就这么简单……

在张家界景区,3月22日也曝出导游因游客未购物辱骂游客的视频:“收的是一帮什么垃圾客人……”“我让你有本事来,没本事回去!”

事发后,当地文旅主管部门均迅速反应,表态要严肃处理。其中,海南涉事旅行社被罚款30万元,导游杨某某被吊销证件、顶格行政处罚5万元。

随着疫情平稳、防疫政策放开,沉寂了三年的文旅市场迎来了久违的复苏,这对提振一地发展信心、激活市场消费、促进经济发展都有积极作用。置身这一背景来看待三起冲突事件,无疑令人深恶痛绝,“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”,这对一个地方精心树立的旅游形象和品牌的打击是难以估量的。

无良导游需要谴责,当地主管部门的快速反应值得肯定,但泺源君仍要追问:此类导游游客间的冲突为何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,背后根源需要深究。

不难发现,这三起导游游客冲突,都有一个共同指向——消费购物,这也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低价旅游团的惯用套路:旅行社以不合理低价招揽游客,然后收取高额回扣为旅游购物店输送客源;购物商店为支付高额回扣,想尽办法压低商品进价,抬高商品售价,质价不符乃至假冒伪劣也在所难免;带团导游低工资或者无底薪,核心收入来源是游客购物的“回扣”,直接导致了强买强卖……“驾导人员‘买团’执业、旅游商家诱导消费”的现象由此而来。

实际上,对“低价团”、“购物游”,《旅游法》明令禁止: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,不得诱骗旅游者,也不得通过安排这些活动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;必须与旅游者协商一致或者是应旅游者要求,否则旅行社、导游或领队均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,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;不得将旅游者是否同意相关安排作为签约条件。

现实中,“强制购物”的现象或已不常见,但通过各种“委婉”手段诱导游客购物的情况却时有发生,而“诱导购物”的界限也非常模糊,处于“非黑非白”的中间地带。

而从根本上说,“羊毛出在羊身上”,“低价团”不除,“强制购物游”难绝。起了冲突,出了负面新闻,“黑导游”固然应当谴责,其背后的旅行社更应声讨,明令禁止的低价团在当地为何仍存在更应深究。否则,只将矛头对准“黑导游”,治标不治本,让这个群体饱受职业焦虑,优质导游的流失,会让行业生态进一步恶化。

与“低价团”相伴随的是导游低工资或无底薪问题:“回扣”成为主要收入来源,让导游“异化”成了导购。这方面,有个可以类比的行业——驾校教练,很多也是低工资+提成(学员考试通过的提成),本意或许是为激发教练教学积极性,现实中,有的却演变成了学车要给教练送礼的“潜规则”,不送就给你各种难堪:车难上、话难听。很多学员感叹:学车前,一辈子都没受过这么大的气!

从游客的角度来说,“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”“天上不会掉馅饼”,要理性消费,不要一味追求“低价”、盲目压价,摒弃“捡便宜”的侥幸心理。这方面,也有可类比的经济行为——一些高收益的理财投资,事实上,对于广大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来说: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,收益率超过6%就要打问号,超过8%就很危险,10%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。道理是一致的。

总之,根治“低价团”,减少导游游客冲突,需要多方合力。除了对违法违规行为露头就打,还要增强市场透明度,规范旅游合同,堵塞不良从业者混水摸鱼、玩猫腻的空间。同时,旅行社经营模式要规范,建立起合理的导游人员薪酬体系;游客也要理性消费,加强个人旅游权益的自我保护意识。

(资料来源:新华网等)

标签:

上一篇:
下一篇:

资源

课程

华北东北地区有降雪 冷空气将影响长江中下游以北大部地区